90年夺冠被奖六千 黄小平:怀揣梦想为冠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10年11月09日04:41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从世界冠军到教练员,黄小平的愿望就是让陕西水上重塑辉煌
本报记者赵彬摄
黄小平1990年获得北京亚运会赛艇男子双人双桨冠军时的照片 11月的一天,黄小平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此时距离他彻底淡出国家队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作为陕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他像一个大家长万事缠身。20年前北京亚运会上的辉煌,逐渐埋入记忆的底层。 90年夺冠国家奖了六千 时间调回到20年前,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17岁的黄小平同自己的搭档陈爱国一起勇夺赛艇男子双人双桨项目的金牌。这是黄小平夺得的第一个国际冠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令人意外的是,黄小平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第一次参加亚运会比赛,应该说也是我的梦想,压力很大,因为当时赛艇队要求不能让一枚金牌旁落。”谈起20年前,黄小平抬起头,尽力寻找往事的痕迹。“决赛上的很多细节我都记不清了,时间太长,我只记得我和搭档陈爱国划到最后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领先很多了,当时是我在引桨,他在跟桨,到最后他已经放慢了速度,而我还在拼命划,直到终点。他当时三十多岁了,我还是毛头小子。”说到这里,黄小平开心地笑起来。 虽然早在1989年,他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获得了第一名,但亚运会上的一枚金牌将他推上了更高的位置。“我记得拿下金牌后,等到亚运会结束后,国家奖励了6000元,地市给我们县上奖了几万元,回来县上奖励了我一辆自行车和一台18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黄小平的老家西乡县,离汉中市大约九十多公里,坐大巴要两个多小时。 转型是一条艰难的路 作为运动员,黄小平在男子赛艇运动方面的成就在中国还无人能出其右。继北京亚运会上,黄小平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国际冠军。此后,无论在全国还是亚洲比赛中,只要黄小平参赛,冠军便不会旁落。在1993年的赛艇世锦赛上,他获得了第四名。1992年的巴塞罗那,黄小平作为第一批男选手代表中国参加了第25届奥运会。当时那届男队可以说是中国赛艇历史上最好的一批队员,大家都是抱着冲击奖牌的希望去的,但是由于那时候国家队的教练和队员均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经验方面显得非常欠缺,结果最终只获得了第七名的成绩,后来的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由于状态没有调整好,他们仅获得了第13名的成绩。 谈起这些年的运动生涯,黄小平已经不觉得赛艇有多辛苦。为了备战2001年全运会,当时已经是教练员的黄小平重新回到训练场,“一周内降了15公斤体重”。简直成了地狱中的旅游。“98年正式退下来,后来就基本上都是在教练员的岗位,再到后来管理中心,两次转变主要是思维上的转变。根据事物的发展,从直接参与到间接参与,我觉得做管理难度更大些。”黄小平坦率地说。 20年弹指一挥间,作为陕西赛艇的掌门人,黄小平见证了陕西赛艇这20年的荣辱兴衰。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0年?当记忆中的辉煌已如斑驳的砖墙,怀抱梦想还有多大的勇气?“我仍然有梦想,现在就是希望陕西水上重塑辉煌。” 专访 “陕西水上现在最难” 在回忆了自己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的巅峰时刻之后,黄小平,这位陕西水上运动掌门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
专访,在谈到陕西水上的困难时,他坦言现在最难,因为人才匮乏,也因为竞争更加激烈。 管理是一门艺术 华商报:20年间,中国两次举办亚运会,在北京的时候你是运动员,还获得了金牌,现在,你已经成了管理者,这20年间,你觉得自己实现梦想了吗? 黄小平:应该说,运动员时代最高的梦想就是国家大赛,奥运会。当时一心就想摸下牌子(奥运奖牌),可惜没能在奥运会拿到更好的成绩,有些遗憾吧。这20年,我经历了两次转变,现在做了管理,通过这一年纯粹的管理做下来,越发觉得
管理是一门艺术,我的能量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 华商报:这20年同时也是陕西水上项目发展的“活化石”,对吗? 黄小平:你说得不错,85年我们的水上运动在临潼开展,86年到了宝鸡,宝鸡算是我们水上运动的老根据地了,99年才到了杨凌,在这二十多年中,我们经历了最难——最好——最难这样的过程。 华商报:陕西水上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您去年告诉我想开展帆板? 黄小平:陕西水上最大的问题还是底子太薄,去年全运会时我去秦皇岛看了看帆板,是想给我们水上多一条路走,但从现在来看,开展难度大,因为花费更高,而且我们是内陆省份,基础不够。 苏辉亚运夺金没问题 华商报:水上是陕西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但去年全运会遭遇了空前重创,危机和压力是不是很大,如何重振雄风重塑辉煌? 黄小平:连续两届全运会都表现不够好,主要还是因为后备人才不够的问题。这也是一个老问题了。我们的基层训练水平不够,人才断档很严重,现在送过来的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都没有初步训练,来了之后还要进行几年的专项基础训练。人才梯队没有完善,此外高水平人才的引入也很困难,我们和沿海的一些发达省份比起来,引入人才这方面的优势不大。 华商报:那么应对人才断档和建设梯队的具体措施呢? 黄小平:主要是提高待遇,现在来我们这里的孩子我们吃住穿衣都管,还给一些零花钱,因为大部分是农村孩子,这样可以给他们家里免去很多负担。然后就是方方面面想尽一切办法从全国各地引入高水平人才。 华商报:苏辉要参加本届亚运会,他的状态如何? 黄小平:他去年全运会后一直不甘心,12月结婚后就开始了系统训练,亚运会他还是和北京奥运时的张亮搭档,夺冠应该没问题。 华商报:中国赛艇在亚运会上前景如何? 黄小平:不应该让任何一块金牌旁落。 手记 充满歉意的父亲 虽然接触了不短的时间,但这确实是第一次面对面采访黄小平,走进他干净整洁的办公室,一个大个子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和很多知名运动员一样,成就了事业,却没办法兼顾家庭,在采访的一个小时里,他在提到儿子的时候动了真情。 为了给记者更好地
“还原”90年亚运会的场面,黄小平特意去宿舍找来了当时的照片。因为当时的拍摄条件有限,所以没有电子版,照片上的黄小平年轻帅气。而如今他已经步入中年,多年来征战赛场让他的体魄和精神异常饱满。但长年在外,也让自己和妻儿总是聚少离多。 儿子现在上中学了,因为父母都是运动健将,儿子也喜欢运动,但黄小平笑着说,可能因为父母都是搞赛艇的,90后的儿子反而对这个没了兴趣,而更喜欢在年轻人心目中更时尚更流行的篮球。因为长年在外征战比赛,黄小平坦言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不过一年。这就是黄小平,一个铁打的身躯、一个柔情的父亲。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赵蔚林 丁潇雅 采写
(责任编辑:王涛)
| 我来纠错
更多
收起
开心网
豆瓣
转发至:
白社会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二月二抬头龙见喜
直击归真堂养熊基地开放日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10-11-09·华商报亚运特刊正式启动 20天持续报道解读亚运
10-11-05·华商报:除了北岛 谁都能换
10-11-02·华商报:火箭与湖人的不等式
10-10-15·华商报是报业改革的一面旗帜
10-10-13·华商报:明星儿女为何忙认干亲(图)
10-10-13·华商报:"超女""快男"能当副教授吗(图)
10-10-12·华商报:25000看弗兰18000看姚明你选哪个?
10-09-30·华商报:落选背后有喜有忧
10-09-11·华商报:娱乐圈流行"准红人"
10-09-10·华商报:清白!黑白?
更多关于 黄小平 华商报 的新闻>>
相关推荐
赛艇的图片
华商报电子版
西安华商报
华商报招聘版
华商报网络版
今天华商报
陕西华商报
华商报数字版
华商报广告
华商报新闻
相关视频新闻
陕西警方全城搜寻问题学生 孩子痛哭流涕
体育社区精选
俄柔术女孩豹纹诱惑
美女足队花泳装彩绘
内衣橄榄球赛再吸睛
75岁老妪成健身狂人
体育社区精选
希尔顿性感变身赛车老板
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9日凌晨,美国著名的社交名媛、希尔顿酒店集团继承人帕里斯希...
女星不甘寂寞 火爆身材演绎圣诞老人
性感尤物杨棋涵 情趣装约你一起圣诞
热辣餐厅女侍应生 对决火箭啦啦女郎
相恋多年终成正果 毛剑卿婚纱照出炉
更多 >>
精彩推荐
谢晖曝与洋妞女友分手
辽足门神迎娶大美女主播
曼城乳娃全裸遮3点
梅西儿子肥嘟嘟粉嫩嫩
约翰逊女友野味十足
准状元女友似邻家女孩
马刺萝莉清纯可爱
C罗"簪花"伊布"戴胸罩"
更多>>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