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我只是个跳跃控,虽然现在仍是,不过羽生这么努力在各项努力做到最好,总希望跟上他的节奏,起码能看懂一些他在节目中所想展示出的东西。
默,为毛看个比赛要学这么多东西,我只是想花痴颜而已啊。二哈
双足步法
1、夏瑟步(Chasse)(非转体类步法):
弧线顺逆时针方向不变,前后方向不变,弧线平行不交叉的步法,视觉及实际效果都是两脚并拢换脚,难度不大,经常夹在步法转体中使用
左后内(LBI)→右后外 (RBO)夏瑟步
弧线说明
2、交叉步(Crossed Step)
(非转体类步法)
:
前后方向不变,
两脚交叉替换,弧线顺逆时针方向可以变或者不变,视觉及实际效果嘛,就是交叉。
在膝盖以下交叉,浮腿和滑腿是小腿部位靠拢
左后外(LBO)→右后内(RBI)交叉步
为什么要加弧线说明?因为配合动图更直观?
在膝盖以上做类似的动作一般都带有蹬冰(Cross Stroke),跟
(Crossover)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东西吧
3、摇滚步 (
Roll
)(非转体类步法)
:
弧线顺逆时针方向改变,前后方向不变,视觉效果嘛,小屁股扭啊扭。
摇滚步和交叉步可以同时做,也就是交叉摇滚步(
Cross Roll )
左前外(LFO)→右前外 (RFO) 交叉摇滚
可是画弧线图真的好麻烦啊
4、莫霍克(Mohawk)(转体类步法):
弧线顺逆时针方向不变,前后方向改变,外刃→外刃,内刃→内刃,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各种组合:
右后外(RBO)→左前外 (LFO) 逆时针转体 莫霍克
画到这张我真的有种不想画的感觉了
右前内(RFI)→左后内(LBI) 逆时针转体 莫霍克
然而人生贵在坚持,不要三分钟热度
莫霍克并非只有这两种,实际情况就慢慢去判断啦。
莫霍克有个特点,前后的重心偏向是不变的,转体也是顺着进入弧线的方向的。是因为这个莫霍克不被算成是难度步法么。。。
5、乔克塔(Choctaw)
(转体类步法)
:
弧线顺逆时针方向改变,前后方向改变,
外刃→内刃,内刃→外刃,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各种组合:(注意一下步法前后重心的偏移)
左后外(LBO)→右前内(RFI)顺时针转体 乔克塔
然而还是不想画。。。
右后外(RBO)→左前内(LFI)逆时针转体 乔克塔
那就想想羽生,你这么懒好意思嘛
同样的,乔克塔也绝非只有这两种,大概看看吧。包括下面的转3外勾内勾巴拉巴拉,都只是放个例,不代表全部案例。
单足步法
1、转三 (Three turns)(转体类步法):
弧线顺逆时针方向不变,前后方向改变,外刃→内刃,
内刃→外刃, 重心偏向不变
右前内(RFI)→右后外(RBO) 逆时针转体 转三
弧线是3字所以叫转3嘛
2、括弧 (Bracket)(转体类步法):
弧线顺逆时针方向不变,前后方向改变,外刃→内刃, 内刃→外刃,重心偏向不变
左前内(LFI)→左后外(LBO) 逆时针转体 括弧
括弧也是顾名思义,弧线就是括弧
右前内(RFI)→右后外(RBO) 顺时针转体 括弧
好想罢工
括弧和转3的区别,其实就是转体方向的不同。
弧线归根结底是重心和转体的不同留在冰上的轨迹就不同。
例如都是右前内逆时针弧线进入,转3是逆时针转体,括弧就是顺时针转体。
括弧和转3的不同
3、内勾(Rockers)(转体类步法):
弧线顺逆时针方向改变,前后方向改变,
外刃→外刃,内刃→内刃,重心偏向改变
左前内(LFI)→左后内(FBI) 顺时针转体 内勾
羽生勾步的质量一直很高
右后外(RBO)→右前外(RFO) 逆时针转体 内勾
镜头不错嘛高质量一目了然
4、外勾 (Counters)(
转体类步法
)
:
弧线顺逆时针方向改变,前后方向改变, 外刃→外刃,内刃→内刃,重心偏向改变
左后外(LBO)→左前外(LFO) 逆时针转体 外勾
(3A前常用就是此君)
我终于快解脱了
左后内(LBI)→左前内(LFI) 顺时针转体 外勾
羽生GPF请加油
关于内勾和外勾最本质的区别,(和转3括弧姐妹花一样)相同的刃的变化,转体相反:
内勾是顺着进入弧线转体的勾步,也就是说进入弧线是顺时针,转体也是顺时针;外勾进入是顺时针的话,转体就是逆时针。
希望看比赛不要再方了,可怜我的小心脏
5、捻转步 (Twizzles)( 转体类步法 )
和旋转或者转3都有些沾亲带故,但没那么顺,是硬生生把刃拗转的。捻转挺好辨认的。
蹲姿捻转,左前内(LFI)进入
要说和连续转3的区别的话,弧线还是不太一样的
6、结环 (loop):
更容易辨认,原地转个圈。
右后内(RBI)结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定级步法承认的难度步法有:乔克塔、括弧、外勾、内勾、捻转、结环。
PS:还有一些鲍步规尺燕式啥啥啥的,特点明显比较容易辨认,按下不表。
好了,羽生GPF的LP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