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凌晨传来,CBA球员交易动态,最新进展引发关注

2025-08-27 08:52:31

姜宇星这几年基本是攻防两端的依赖点,不仅是本土第一攻击手,更是防守端盯人的主力。

但吉林今夏预算缩水,和姜宇星的续约完全没谈拢,这次换来两个能打轮换的球员再收一笔钱,能缓解薪资压力。

赵率舟外线能投,刘雁宇年轻、有高度,虽然即战力不等同核心,但架不住吉林的工资压力和重建需求。

核心换出去的阵痛很明显,不过吉林本来就是“小本经营”,在预算面前,不得不低头。

就在大家还在品这个二换一的时候,上海男篮的戴昊被租借到宁波男篮的消息也出来了。

戴昊今年才20出头,上赛季场均只有2.4分,在上海教练组眼里还是块半成品。

今年夏天上海在后场引进了李添荣,还保留了罗汉琛、崔永熙等人,戴昊留队的话基本连轮换名额都很悬。

与其在板凳席上荒废,不如去宁波打主力。

宁波下赛季不背战绩包袱,全队重心就是练兵,这样的环境对戴昊这种年轻后卫来说就是天然的孵化器。

上海的逻辑很简单:后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把年轻人放到一个有球权的平台上两年,等回来时可能就有质变。

而宁波的需求同样直接——要人、要活力、要成长性。

戴昊虽然现在数据不起眼,但球商和阅读比赛的意识算清楚,宁波的空间型打法也能让他多尝试持球和组织。

两队的这笔小交易,与其说是“交易”,更像是一次互补式资源流动。

回到辽宁和吉林这笔二换一,球迷的争论主要卡在“值不值”上。

按账面数据,姜宇星比赵率舟 刘雁宇高一个层级,特别是他那种突破制造杀伤、防守盯防强点的能力,季后赛特别值钱。

但这类拼劲十足的锋线在CBA很稀缺,也正是辽宁过去容易吃亏的地方。

吉林的球迷虽然心疼,但也不得不承认,球队留不住人,直接交易变现可能已经是最优解。

有意思的是,姜宇星其实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但职业生涯一直在东北打球。

吉林的七年,他从角色球员打到核心担子扛满全场,也曾在全明星正赛亮相,是球队的门面之一。

今年夏天全运会代表河南队出战,还帮助队伍杀进决赛圈,证明伤愈后的竞技状态依旧在线。

辽宁要的,就是这种即插即用的稳定即战力。

辽宁的锋线厚度,一直是外界质疑的点。

郭艾伦、高诗岩、弗格组成的后场火力不弱,但锋线尤其是三号位的稳定输出不多。

曾经的丛明晨、张镇麟能打,但类型和特点不同,姜宇星的加入更多像是一个拼图——硬度、速度、防守覆盖面,这些他都有。

季后赛对抗广东、广厦那种外线冲击强的队伍时,姜宇星的作用可能就会被无限放大。

吉林这边,赵率舟的外线或许能弥补一部分姜宇星走后的得分缺口。

上赛季赵率舟的三分命中率有波动,但单场爆发能力还在。

刘雁宇的培养则更像是投资,他有2米12的身高,行动并不笨拙,在吉林这种机会多的队伍,有可能打出来。

吉林过去内线高度不足,这笔交易在阵容结构上算是一种平衡动作。

再看上海和宁波的租借,戴昊虽然数据没到惊艳的程度,但在青年队时期就是国字号后卫,基本功扎实。

宁波需要的,正是这种能控、能防、还有潜力往上长的年轻球员。

宁波过去两个赛季都是联盟垫底,战绩不佳反而让他们能放开手完全围绕年轻人打,戴昊去那儿就是多打、多犯错、多总结的节奏。

两笔交易的调性完全不同。

辽宁和吉林这笔,是核心级别的攻防箭头换轮换 潜力 现金,是直接影响球队战斗力甚至打法体系的大动作。

上海和宁波这笔,则是纯粹的球员成长导向,短期内战斗力变化不大,但对个人发展有实打实的帮助。

不同背景之下,交易里的逻辑也有完全不同的味道。

凌晨的这两声闷雷,把转会市场的热度推了上去。

离注册截止只剩下最后几天,各队显然还憋着大动作。

今天的交易,既有为打硬仗添加的锋线防守尖刀,也有去找成长土壤的小将,每一笔背后都是阵容、预算、战斗力之间的平衡选择。

球迷看的是情感和直观差距,俱乐部算的是账本和长远结构。

就这样,一夜之间,CBA的版图上,又多了两条新的分界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