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与智慧齐飞! 23岁剑桥学霸拿下世锦赛银牌,她的故事比小说还精彩
揭秘英国短跑女神艾米-亨特的“开挂”人生
9月19日的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200米决赛场上,23岁的英国选手艾米-亨特以22秒14的成绩冲过终点,摘得银牌。 站上领奖台的她,身上贴着许多标签:世锦赛奖牌得主、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学士、女子200米U18世界纪录保持者、《Vogue》评选的“定义未来十年的面孔”。 但赛后,她用自己的话定义了这一切:“你可以成为一名学术狂人,也可以成为田径女神。 ”
学术与跑道双修,“我选择更艰难的道路”
艾米-亨特的名字在田径界早已不陌生。 2019年,她以22秒42打破女子200米U18世界纪录,一举成名。 但与此同时,她选择进入剑桥大学攻读英语文学学位。 剑桥的学术强度世人皆知,而亨特却坚持在训练和比赛间隙完成学业。 “很多时候我本可以选择一条更容易的路,”她说,“但我为自己选择了这条更艰难的道路而感到自豪。 ”
剑桥的生活与田径场截然不同。 她用“疯狂的世界”形容剑桥:穿着长袍参加正式晚餐、锣声响起时背诵拉丁文、餐厅如同《哈利·波特》中的场景。 但她认为,这种截然不同的经历恰恰证明了一点:“你不必放弃教育,你可以同时在学术和运动上做到最好。 ”
♀? 从重伤到世界亚军:三年逆袭路
展开全文
荣耀背后,亨特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2022年初,她遭遇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重伤,一度需要母亲帮忙才能进入淋浴间。 手术、康复、重返赛场,与此同时,她还在剑桥完成了学业。 更惊人的是,她两年前移居意大利帕多瓦训练,尽管“至今还不会说当地语言”。
2025赛季,亨特的状态迎来爆发:室内60米跑出7秒09的个人最佳,世锦赛半决赛以22秒08晋级,成为英国历史上女子200米第二快的选手。 决赛中,她败给了美国名将杰斐逊-伍登,但22秒14的成绩足以让世界记住她的名字。
与中国小将的“缘分”
中国观众对亨特或许并不陌生。 今年4月,她曾参加钻石联赛厦门站,但在女子200米比赛中以23秒06获得第五,败给了当时16岁的中国新星陈妤颉(22秒99)。 不过,亨特的进步速度惊人,半年后,她的成绩已稳定在22秒区间,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白人短跑选手的突破
亨特的银牌意义非凡。 在黑人选手主导的短跑领域,她作为白人运动员跻身世界决赛,被外媒称为“现役最强白人女飞人”。 尽管她的个人实力尚未达到传奇选手水平,但她的突破为短跑运动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注脚。
“田径女神”的另一种可能
亨特的存在,打破了运动员“必须牺牲教育”的刻板印象。 她用行动证明:精英运动与顶级学术可以并存。
”
她的故事不止于奖牌,它是关于选择、坚持,以及拒绝被定义的人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